痛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诊断实质上并不困难,但误诊、漏诊在临床上也不少见。那么如何诊断痛风呢? 注意以下几方面,可能有助于诊断。 1.注意容易发生痛风的相关背景 (1)关节疼痛。对于中老年男性,突然出现脚s母趾关节或踝关节、足背等单个关节的剧烈疼痛、活动障碍,应该考虑痛风的可能。女性痛风发生率是男性的1/20。 (2)有反复发作的肾结石、尿路结石。尤其经过手术等治疗摘除结石后,不久又再度出现结石者,更应该注意。 (3)关节疼痛发作之前有诱发因素。关节疼痛的发作存在一定的诱因。如出现在食用大量的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动物内脏、虾、贝等海鲜,涮火锅等)之后等。如动物内脏,虾、贝类等海鲜,涮火锅之后等,也可出现在大量饮酒后,出现在较劳累后等。 (4)家族中有痛风患者。 (5)有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疾病者。 (6)长期居住在高原、寒冷地区者。 (7)有慢性肾脏疾病,或者其他代谢性疾病者。 2.进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痛风诊断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因此,对于有前述相关背景,怀疑痛风者,应该选择进行相关检查。但同时还要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血中尿酸水平的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依据。但在一些情况下,如病人疼痛已经数日,有明显的摄食量减少,或者用过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下,血尿酸可以不高。此时应结合其他病史及临床表现来诊断,并且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早期痛风仅有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X线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对痛风病程较长、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进行X线片检查,可能会发现病变关节处出现凿状圆形缺损的阴影。对于某些不典型、诊断有困难者,还可以进行如关节腔镜检查等特殊手段来确诊。 3.诊断性治疗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有特异的消炎镇痛作用。用药后在数小时内关节的红肿热痛就开始消退,90%的病人在应用秋水仙碱后1~2天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因此对于急性关节炎发作后,秋水仙碱的良好治疗效果是支持痛风诊断的佐证。 总体而言,诊断痛风与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断一样,相关的病史及检查,是诊断的基础。关键是要想到该病的可能性,这样才不会出现误诊、漏诊。 |